第91章 工农团结一心,试问天下谁敌手
它叼兔子回来。
刘旺财一招呼,它乖乖送到手上来:
“走,去蓄冬水那里看看,顺便处理了兔子。”
蓄冬水就是给农田的蓄水池里挑水。
生产队有扁担水桶也有小推车改造的运水车,这个活计简单。
却是生产队里最大的难题。
钱进去看了看。
刘家这个生产队的自然条件实在不行。
村庄附近没有河流。
要吃水要浇灌农田全靠水井。
可住海边的人家知道,这种地方的地下水存在海水倒灌问题,所以水井打上来的水不好喝,发涩发苦,海滨农村人把它叫做‘发盐’。
刘家农田是盐碱地,不光是历史遗留问题,还跟总是用这种发盐的地下水浇灌有关。
所以对队里来说,蓄冬水是个重要问题。
现在地里庄稼没长成,吃水少,河里的水资源就丰沛,像刘家生产队这样的村庄,得趁着此时给庄稼蓄水。
钱进去查看情况,发现蓄水池多多少少有问题了。
蓄水不是在地里挖个坑就能解决的事,这样水会渗入泥土跑光。
刘家生产队的蓄水池是抹了一层水泥,这是五十年代国家大力发展水利建设工程时期,城里某单位赞助的。
现在二十年过去,水泥面已经出现裂缝。
于是蒸发加上漏水,蓄水池成了鸡肋。
钱进去看过情况后给刘旺财出主意:“其实可以挖新的蓄水池……”
“哪有那么多水泥?”旁边干活的社员心直口快,“俺队里现在水泥抹房子都不够。”
钱进说:“不用非得靠水泥,可以用大塑料膜覆盖住水池嘛。”
他在27年的农村见过很多这样的蓄水池。
蹲在地上给兔子扒皮的刘旺财笑出声来:“那么大的塑料膜去哪里找?比水泥还困难呢!”
“去年入冬公社奖励张塑料布,我们裁成十几块给五保户糊窗户还不够呢。”
钱进琢磨:“等我给你们队里捣鼓着试试,我现在被供销总社安排到甲港上班,那边仓库多、物资多、南来北往的船也多。”
刘旺财一听腾的站起来,很激动:“要是你能搞到水泥或者大塑料膜,那真是给俺队里帮大忙了!”
庄稼离不开水。
更离不开肥料。
一直以来农村有句话说的很好,庄稼一枝花,全靠粪当家。
突击队有几个队员就去协助运灰肥了。
这活计最腌臜。
还好劳动突击队在街道上得负责通厕所、挖粪池,队员们还能接受这件事。
反而钱进受不了。
他站在齐腰深的粪坑旁边直打怵。
这玩意儿要是掉下去,可真能吃个饱的。
粪坑旁边是积好的肥。
钱进接过铁锨来上手,发酵得有三个月的粪肥冒着白气,混着海草灰的刺鼻味道熏得人睁不开眼。
他决定回头得给队员们准备好口罩。
熔喷布医疗口罩现在不能拿出来,但用防水无纺布加棉布制作成的传统口罩可以露面。
他注意过,随着天冷很多工人骑车的时候戴上口罩了,他们戴的就是棉布口罩。
一辆辆独轮车满载粪肥往麦田运,钱进带头走前面,唱着《打靶归来》引领队伍。
行至陡坡处,车轮突然打滑,钱进没想到会遭遇地面的偷袭,差点掀了车子。
还好刘旺财在带路,他一个箭步顶住车尾,棉裤被车前铁钩划开个大口子。
现眼了!
钱进讪笑:“这地真的很滑啊。”
刘旺财领他回去让他拖鞋,上手比划了尺寸后去把老婆给自己刚做的新毛窝子鞋塞给他:
“穿这个,这鞋底纳了八层布,防滑!”
他跟刘旺财关系近的像亲戚,所以没客气,换上手缝的千层底布鞋感觉又舒服又暖和。
回到队里,刘旺财就不去上工了:“上次想杀猪给你吃没杀成,这次不能等了,人多咱们得杀它两个三个的猪!”
然后他冲外面喊:“杆子的杀猪刀磨好了没有?”
有人吆喝一嗓子:“早就磨好了,队长你发话,咱随时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!”
钱进预料到生产队会杀猪。
可生产队的猪是要卖给国家然后年底给社员补贴工分用的,现在多杀一头,回头生产队就为难一分。
这样他来的时候带了肉。
队员们自行车上停在晒场,绑在后座的尿素袋子已经放下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