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大师小说网>书库>都市青春>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> 第137章 下乡视察,扩大生产队营业规模

第137章 下乡视察,扩大生产队营业规模

留下看点卤吗?”

  钱进说道:“不用了,我大概看看没问题就行。”

  “那个,大豆注意保存别被耗子咬了,做豆腐可得注意卫生。”

  刘旺财叼起烟袋锅痛快的说:“这个必须注意上,存黄豆的仓库都被检查过了,老鼠洞用石头塞的结结实实了。”

  刘有余献宝似的捧来方还冒热气的豆腐:“领导你尝尝,这是鲜豆腐,香甜可口,可好吃了。”

  刚出锅的东西都好吃,豆腐自然不例外。

  钱进咬破焦黄的豆皮,舌尖触到内里凝脂般的嫩豆腐,确实不错。

  豆腐坊不大,他看过没什么问题带刘旺财往外走。

  刘旺财颇为期待:“不管豆腐豆干豆皮冻豆腐都能卖好价钱,这下子可好了,领导,你给我们队里是送来一个会下金蛋的凤凰鸟啊。”

  “你不知道,”刘有余得意的说,“我们公社的生产队知道这事后都来参观。”

  “他们也能磨豆腐,可他们买不着大豆,磨出来的豆腐只能在乡下便宜卖,可不像我们这样能卖进城里去。”

  钱进若有所思的点点头,他问道:“你们有船,公社有码头,那么你们这边渔获多吗?”

  刘旺财说道:“我们队里的渔获不行,公社码头上可不少,我们公社实际上全靠这个海给撑着呢。”

  钱进问道:“捕捞上来的碎鱼小鱼多不多?”

  刘旺财立马说:“那可不少,就像前天刮十级北风,拖网船捞的全是断头货。”

  有今天去过公社的社员笑道:“今天也不少,在码头上堆着呢。”

  钱进一听精神抖擞:“走,去看看。”

  刘旺财纳闷了:“去看那干啥呢?一堆破肚子断头的死鱼而已。”

  钱进说道:“看看你们能不能收购,要是能买到,我给你们介绍个新买卖。”

  “比做豆腐赚钱多很多的买卖!”

  刘旺财、刘有余坐上卡车,钱进一脚油门下去,两人颠的东倒西歪。

  明明不舒服,心里头却感觉得劲的很。

  汽车开到码头前空地停下,一下车海风带着咸腥味将人扑的晕头转向。

  碎鱼堆在下午的阳光里泛着残光,鱼鳃渗出的黏液冻成冰碴,像给死鱼戴上了水晶面具。

  钱进弯腰拾起半截黄花鱼,鱼尾冻的硬邦邦,从断面来看鱼肉很新鲜。

  旁边小木屋里走出个老汉:“干什么的?”

  “打小鬼子的。”刘旺财冲他开玩笑。

  老汉看清他样子后也笑起来,又转身回到小木屋里避寒。

  “老叔,以你的经验来看,这些碎鱼能出多少肉?”钱进一张开口,海风顿时给他一个口爆。

  刘旺财的烟袋锅在冻鱼堆里挑了挑,有些拿捏不定:“六成,不,五成吧,鱼头不少,估计只能出五成的肉。”

  他拿起个大鱼头给钱进看。

  是一条鲅鱼的鱼头,跟个成年田园犬的狗头那么大,估计这条鱼得有一米二的长度。

  钱进问道:“你们队里能买这些碎鱼吗?”

  “买了干什么?”刘旺财纳闷,“它没什么用,一般都是趁着冬天天冷好保存,便宜卖去内地的农村里。”

  钱进说道:“你们要是能买就买到手,我教你们做鱼丸!”

  刘旺财问道:“鱼肉丸子?这个谁不会做?把鱼剃肉剁碎了混上葱姜水和韭菜末,掐丸子下锅就行了。”

  “这东西想当费劲不说,用碎鱼肉做鱼丸子有个问题,它们死了不知道几天了,鱼肉不行了,不新鲜,做出的鱼肉丸子不好吃。”

  “别说这些碎鱼了,你在城里应该知道,鲅鱼呀鲳鱼呀黄花鱼呀,只要破了肚子,那它们就得便宜卖,为什么?味道不鲜美了不好吃。”

  钱进说道:“这个我有办法,不鲜美不怕,加点东西就鲜美了,只要鱼肉别腐烂变质就行,我有办法让它们鲜美起来。”

  他得给1977年的老百姓,增加点科技与狠活的震撼了。

  不过他不是黑心商人,只在合理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,不至于影响食客健康。

  另外他要做的鱼丸跟刘旺财以为的鱼丸还不一样。

  渔民说的鱼丸那是纯鱼肉捏成丸,不好成型就罢了,实际上味道也没有多好。

  他买过食谱看过讲解,好吃的鱼丸需要不少食材进行配比的。

  这需要试试看,钱进也不是很有底气。

  刘旺财便找看守碎鱼的老头要了个竹筐,捡好的碎鱼装了一筐回去。

  温水泡开,王秀兰挽起袖子取鱼肉。

  她是行家,握刀的手腕轻轻抖动,一条鲅鱼主骨便被剃下来,只留下灰白的鱼肉落在搪瓷盆里。

  又是一条大黄鱼放上去,刀刃在鱼身上游走,鱼肉再次落下。

  钱进招呼刘有余找了个小石磨,将鱼肉放上去捻了起来。

  刘旺财亲自上阵,老头的胳膊上肌肉鼓起来,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