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9章 整合大寨

  杜尚清心下暗自思忖,对于这三百余老弱残兵的归处已然萌生出了些许初步的构想。

  然而此刻时机尚未成熟,当务之急乃是整肃手中的兵马,并以最快速度赶赴丰水县城予以支援。

  他略作思索后说道:“暂且把这些人交由临近的数个村落代为监管吧。

  依我之见,如今正值大旱时期,三道河的各条河道水位下落,恰好能让他们协助清理疏通一番。

  如此一来,既能让周边的乡亲父老受益,又可让这些叛军赎一些罪孽。”

  听闻此言,单村长双目陡然亮起,面露喜色地赞道:

  “大人此计甚妙!当下整修河道确乃最佳时机啊。

  倘若能够成功疏浚,那我们这儿便可通行商船了,往后咱们各个村庄也算是多出了一条谋生之路呢。”

  杜尚清点点头:“不错,河道挖深些,最好再拓宽些,从今往后三道河就真的成了白水镇固若金汤的一道防线了。

  走,咱们一起去看看郭直,我还有些话,想问问他。”

  杜尚清说完,走了两步,又回头对齐樟,花卓阳两个跟屁虫道。

  “齐樟,卓阳你们两个先带骑兵小队成员下去挑选些好苗子补充进骑兵队。

  就从各村护卫队员里挑选,告诉他们只要愿意加入骑兵队,不但可以吃饱饭,往后还可以论功行赏,每月还能发放军饷。”

  花卓阳一听还有自己的任务,兴奋得眼睛放光,忙笑嘻嘻拉着齐樟去召集护卫队员了,脚步轻快得像只小兔子。

  杜尚清与单村长并肩而行,快步走到了廊桥之前。

  此时,郭字营的亲兵们一眼就瞧见了他们的身影,连忙迅速地让开了一个缺口,并恭恭敬敬地请杜尚清进入。

  杜尚清站定之后,目光环视着周围的亲兵们,语重心长地说道:

  “诸位兄弟辛苦了!不过,你们这么多人围在这里,空气不流通,不利于郭统领养病啊。

  听我的话,留下两个头脑灵活、手脚麻利的兄弟陪在统领身旁即可。

  其余的兄弟们赶紧回去,好好整顿一下人马。我们今天就要拔营起行,赶赴葫芦口!”

  说罢,他微微叹了口气,看着眼前这十几个亲兵,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感慨。

  这些亲兵们忠心耿耿地守护在郭直身边,一刻也不曾离开,这份忠诚实在令人动容。

  由此可见,郭直这家伙必定有着非凡的领导魅力,能够赢得下属这般死心塌地的拥戴与敬重。

  那十几个亲兵听完杜尚清的话语后,面面相觑。

  虽然他们心中十分不舍,但既然团练大人都已经发话了,自然也不敢违抗命令。

  他们彼此交换着眼色,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两个留下来陪伴统领。

  “你们都速速回去吧!此地已无需尔等逗留。难道未曾听清大人所言?

  郭大力,由你带领众人返回营地,即刻着手打包军资,不得有误!

  待我稍作休息,便会自行归队。小力、阿毛,你二人暂且留下吧,待会儿搀扶我一同归去。”

  其余的亲兵闻得统领之令,纵然心中满是不舍,但也只能无奈地离开这廊桥。

  他们一步三回头,眼中尽是担忧与牵挂之情。

  随后,这些亲兵们依照杜尚清的指示,迅速行动起来,整顿人马,为即将启程前往葫芦口做足充分的准备。

  一直昏迷不醒的郭直这时已经缓缓睁开了双眼,意识逐渐恢复清醒。

  他一口气说完这些话,也累的脸色苍白虚弱不堪。

  经过杜尚清一番观察,正如自己所推测的那样,郭直的后背有着一道长长的划伤,虽然看上去触目惊心,然而万幸并未伤及要害内脏。

  由此可见,郭直的确具备丰富的临战经验,能够在千钧一发之际,于极短的时间内成功躲避敌人最为凌厉致命的一击,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。

  “大人,......”郭直嗫嚅着开口,声音带着一丝颤抖。

  他看着杜尚清专注地审视着自己的后背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,身体也变得有些僵硬和不自在起来。

  杜尚清微微皱起眉头,目光犀利而关切:“没事,你别乱动,我只是看看你的伤口究竟严不严重,顺便同你商量点事。”

  说着,他轻轻抬起手放在他左肩,示意郭直保持安静。

  此时,那位军医正熟练地处理着郭直的伤口,他的动作轻柔而精准,仿佛每一个步骤都经过了无数次的练习。

  杜尚清注视着军医忙碌的身影,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:

  “这位军医确实不错,手法娴熟,有条不紊,给你涂的药也甚是均匀。他是咱们哪个村的?是乡下郎中吗?”

  “这位范军医并非咱们护卫队之人,而是隶属于杨字营中的随军郎中!

  郭统领曾与我一同商议过此事,央求将他们放出来救治伤兵,我当时没有同意。

  可是后殿突然遭受劫匪袭击,一下子增加了好些伤兵急需医治,当时形势万分紧迫。

  我便自作主张把他们两位军医释放出来,恳请他们出手相助,以挽救这些伤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