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4章 平安府有事

  杜尚清目光坚定地看着眼前的场景,心中迅速做出了决策。

  他转头对身旁卫东吩咐道:“就让韦修平的小厮田鸡留下照料修平吧,还有张家兄弟也一并抬到船上,送他们回到小青山安心静养。”

  说完,他又看向另一边正在待命的众人,继续下达命令。

  “韦修平骑兵队长一职暂时由杜尚雷接替,马家兄弟以及杜大刚、杜卷毛分别担任小队长。

  你们各自带领四十名精锐骑兵,即刻出发,分赴周边各镇征调各地的护卫队,然后一同赶往县城参与平叛之战!”

  接到命令后,几位将领齐声应诺,转身跨上战马,率领着队伍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。

  安排好这些事宜之后,杜尚清没有丝毫耽搁,他大手一挥,高声喊道:

  “亲兵小队和探马小队听令!立刻整军出发,全速前进,务必于今晚抵达县城外围!”

  随着他的一声令下,士兵们纷纷翻身上马,马蹄声响彻云霄,整个军队犹如一阵狂风席卷而过。

  此时,白水镇的军民们全都忙碌起来,装满镇上百姓的大船纷纷启航,护卫队也一排排集合,陆续开拔向县城挺进。

  而在不远处的河面上,漕运司的船只也正缓缓靠近岸边,准备上岸据守。

  就在那满满当当的一船水兵即将靠岸之际,一只矫健的信鸽宛如一道闪电般从天而降,稳稳地落在了阿庆的肩头。

  阿庆定睛一看,只见信鸽的脚筒呈现出鲜艳的红色,他心中一惊,深知这是家中传来的紧急消息。

  他不敢有片刻耽误,赶忙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将信鸽脚上的竹筒取下,然后快步向前走了两步,恭恭敬敬地递给了站在前方的卫景渊。

  “老爷,家中有消息传递过来了。您看,这是用红筒封装的重要讯息。”

  阿庆神色凝重地说道。

  卫景渊面色凝重地伸手接过那封看似普通的信筒,小心翼翼地从中取出那张承载着重要消息的纸条。

  他的目光急切而专注地落在上面,逐字逐句地细细研读起来。

  然而,随着阅读的深入,他原本舒展的眉头渐渐皱起,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力紧紧揪住,越锁越紧。

  纸条上仅仅只有寥寥数语,但每一个字都犹如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击在他的心间,令他不禁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般的眩晕和无力。

  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,手中的纸条也险些拿捏不住。

  过了好一会儿,卫景渊才从震惊与忧虑中回过神来。

  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内心汹涌的情绪,然后用略微沙哑且低沉的声音缓缓开口说道:

  “传我命令,漕运司立刻停止上岸行动,全军上下务必以最快速度登上船只,火速回援平安府!不得有丝毫延误!”

  一旁的阿庆听闻此言,心中虽有些疑惑,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抱拳应道:

  “遵命!”

  随即转身匆匆离去执行命令去了。

  他深知此刻情况紧急,老爷如此匆忙地下达这般指令,定然是家中发生了天大的事情。

  看着老爷那阴沉得可怕的脸色,阿庆暗自揣测,恐怕就连刚刚即将到手的白水镇也要被迫舍弃了。

  此时,周围那些将领们见到这一幕,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不解之色。

  他们不明白为何在胜利在望之际,突然要放弃眼前的大好局势,转而匆忙撤军回援。

  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,卫景渊只觉得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。

  他心里很清楚,白水镇虽然重要,但相比起家宅后院可能燃起的熊熊大火,孰轻孰重不言而喻。

  卫家历经数代人苦心经营所打拼下来的这份家业根基,绝不容许出现任何闪失。

  即便今日忍痛割舍掉白水镇这块到嘴的肥肉,只要能够保住家族的根本,日后总有机会卷土重来,重新夺回失去的一切。

  想到这里,卫景渊暗暗咬牙,下定决心先解决燃眉之急再说。至于其他的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

  就这样,曾经热闹非凡、人来人往的白水镇彻底沦为了一座空荡荡的废墟。

  大火无情地吞噬了一切,只留下满目疮痍的残垣断壁以及满地的碎砖瓦砾。

  那场景真是惨不忍睹,仿佛末日降临一般。

  这里寂静得可怕,就连平日里那些四处游荡觅食的野狗们都对其望而却步,不愿踏入这片荒芜之地寻找食物;

  天空中的飞鸟似乎也察觉到了此地的不祥之气,纷纷选择绕路飞行,不敢靠近分毫。

  此时,杜尚清率领着一群孩子兵迅速地越过了行动迟缓的督粮部队。

  而由花卓阳带领的探马小队更是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出,向四面八方散去。

  他们要在这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仔细探查每一个角落,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。

  没过多久,探马小队便几乎将这一带大大小小的村落都摸排了个遍。

  然而令人欣慰的是,截至目前为止,尚未发现有叛军四处掳掠的迹象。

  由此可见,这支名为铁字营的叛军行军速度极快,而且目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