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4章 涂山县的煤矿

  “江师爷,且慢!俺此番带来了小青山五百精兵,本就是准备协助郭统领一举夺回双山县的,暂时不回去了。

  俺寻思着,这五百精兵也能派上用场,不如让他们也加入到组织百姓挖掘、晾晒葛根和芋头的队伍里,多一份力量,事情也能办得更稳更快。”

  江师爷听闻,眼中闪过一丝惊喜,连忙说道:

  “冯壮士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呐!有这五百精兵相助,挖掘和晾晒的进度必定能大大加快。

  只是,夺回双山县亦是重中之重,抽调兵力不会影响战事吧?”

  冯黑龙咧嘴一笑,挠了挠头说道:“江师爷放心,俺来之前已和杜团练使商议过。

  如今双山县敌军防备正严,强攻并非良策,需等待合适时机。

  这期间,让兄弟们来帮把手,既能加快粮食储备,又不耽误夺回双山县的大计。”

  江师爷连连点头,说道:“如此甚好,如此甚好!那就有劳冯壮士带领这五百精兵协助此事了。

  胡辉浩,你与冯壮士一同协调,务必安排妥当。”

  胡辉浩抱拳说道:“是,江师爷!”

  陈曹司赶忙提醒道:“胡兄、冯壮士,记得告知各镇,挖掘葛根与芋头时要小心谨慎,尽量保证其完整。

  晾晒过程中也要安排专人看守,防止被野物破坏,更要密切留意天气变化,一旦有变,及时收拢。”

  胡辉浩和冯黑龙齐声应下:“陈曹司放心,这些我们都记在心里了。”

  说完,二人疾步走出大堂,迅速召集人手,准备出发。

  江师爷又转头看向崔云鹏,说道:“崔兄,这边你负责统计各镇上报的葛根与芋头数量。

  根据人数合理规划分配,确保每一处都能分配妥当,不能让任何一个百姓饿肚子。”

  崔云鹏神色认真,挺直腰杆说道:“江师爷放心,我定会认真对待,把这统计分配之事做好。”

  江师爷再次环顾四周,眼神中满是期待与鼓励,说道:

  “各位,此次任务关乎全县百姓生死存亡,咱们责任重大。杜团练使为咱们寻得这生机,咱们定要全力以赴,守护好这份希望。”

  众人齐声应和,随后各自忙碌起来,整个县衙内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景象。

  一场汇聚各方力量拯救丰水县百姓于灾荒之中的行动,在江师爷的统筹安排下,迅速而有条不紊地拉开了帷幕。

  一行车队踏入了这片山区丘陵之地,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,似一条条蛰伏的巨龙,静静地横卧在大地之上。

  丘陵错落有致,高低起伏,宛如大地被岁月揉皱的肌肤。

  山上植被稀疏,枯瘦的野草在风中瑟瑟发抖,几株歪扭的树木艰难地伸展着枝干,仿佛在向命运抗争。

  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径前行,小径洒落的煤灰的痕迹随处可见。

  路边堆积着一堆堆黑黢黢的煤矸石,宛如一座座迷你的黑色小山丘,在土黄色的山体映衬下格外突兀。

  那一个个幽深的矿井口,如同大地深邃的眼眸,默默地凝视着过往的行人,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忙与艰辛。

  矿井周围,布满了矿工们挖掘时留下的杂乱脚印,还有一些破旧的竹筐、简陋的镐头随意丢弃在一旁,见证着采煤的不易。

  此时,一阵山风刮过,隐隐约约传来当地的民谣:

  “山儿高来煤儿黑,矿工辛劳把家维。地少人稠生计难,乌金虽好富不归。”

  这民谣曲调悠扬却透着无尽的哀伤,在山谷间回荡。

  按理说,这煤矿资源丰富的涂山县,本该富庶繁荣。然而,现实却颇为残酷。

  此地土地稀少,人口众多,仅有的耕地远远无法满足众人的生存所需。

  无奈之下,大多数劳动力只能投身煤矿开采,以此维持生计。

  来来往往的百姓,皆是面有菜色。

  他们身形消瘦,颧骨高高凸起,脸颊凹陷,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无奈。

  身上的衣物破旧不堪,补丁摞着补丁,寒风拂过,衣袂飘飘,仿佛轻轻一扯就会破碎。

  有的百姓裤子上破了好几个大口子,露出干瘦黝黑的小腿,在山上冻得发紫。

  他们脚步匆匆,却又透着一股沉重的无力感,生活的重担如同一座大山,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。

  即便身处这蕴含财富的土地,却依旧在贫困的边缘苦苦挣扎,难以摆脱困境,恰似那民谣中所唱,空守着乌金,却难换富足生活。

  那两淮府最大的刘家商行的少公子刘羽,一脸嫌恶地看着周围的景象,忍不住啐了一口:

  “这什么破地方,到处黑乎乎的,人也都脏兮兮的,真不知道父亲怎么想的,竟听大哥的撺掇,让我来这鬼地方办事!”

  他一边说着,一边拿出一块香帕捂住了鼻子,仿佛周围的空气都污浊不堪。

  身旁的管事兼大舅邹平,是个精明能干之人,见状微微皱眉,赶忙低声提醒道:

  “少爷,您收敛收敛这态度吧。家主派您来此,可不是让您来抱怨的。用心办好家主交代的差事,才是眼下的正事啊。”

  刘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