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1章 叛军的窘境

  暮色如血,双山县东城墙的青砖在残阳下泛着冷硬的光泽。

  铁傲风拍打着冰凉的城垛,手里那根马鞭跟着晃动。

  了望塔上的哨兵不断传递着最新消息,沙盘上密密麻麻的小旗标注着丰水县兵力。

  ——自前日起,东部的青石镇、黑松林、鹰嘴崖接连发现郭直麾下的官兵,呈扇形将双山县东部围得水泄不通。

  “将军,防线各处已巡查完毕。”

  副将周野将染着泥渍的地图展开,烛火在羊皮纸上跳跃。

  “青石镇南的断崖、鹰嘴崖下的深涧,皆是易守难攻之地。他们若要强攻,光是仰攻陡坡就得折损半数兵力。”

  铁傲风摩挲着腰间佩刀,刀鞘上的饕餮纹早已被岁月磨得模糊。

  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,梆子声里裹挟着夜风,将郭直的名字吹得七零八落。

  三日前截获的密报仍在他袖中发烫,那遒劲的字迹与十年前武举考场中交头接耳的少年如出一辙

  ——谁能想到,当年与自己月下对酌、畅谈平叛理想的同窗,如今竟成了悬在双山县头顶的利刃。

  记忆突然翻涌。

  那年深秋,他与郭直挤在狭小的客栈里温书,窗棂被北风吹得咯咯作响。

  郭直捧着《孙子兵法》,目光灼灼:“待我等入朝为官,定要荡平胡虏,还天下太平!”

  可放榜那日,杨家的马车直接停在了郭直栖身的破屋前。

  后来铁傲风才知道,郭直家中老母重病,杨家以百年参药为饵,未婚妻一家性命相逼,生生将这位文武双全的俊杰收为己用。

  “报!”

  传令兵跌跌撞撞冲进来。

  “三道河传来急报,郭直在半月前亲手斩杀杨家监军,率部投靠了丰水县团练使杜尚清!”

  铁傲风猛地起身,案上的茶盏应声落地。

  烛火摇曳间,他仿佛又看见郭直在武举殿试上弯弓射落双雕的飒爽英姿,可如今,那把弓却对准了自己。

  夜风呼啸着掠过城墙,带着远处军营的号角声。

  铁傲风望着漆黑的夜幕,郭直的脸在脑海中忽明忽暗。

  这场仗,终究不是刀枪剑戟的较量,而是两个被命运捉弄之人,在乱世中不得不兵戎相见的困局。

  郭直站在营帐前,望着双山县的方向,神色冷峻。

  他深知正面仰攻双山县的防线,己方必定伤亡惨重,所以才采用这心理战法。

  那堆积如山的粮仓,就矗立在地势开阔之处,在阳光的照耀下,反射出淡淡的光泽。

  阵阵微风拂过,将那诱人的米香远远地送向山上的叛军。

  郭直看着远处山上叛军的营帐,想象着他们闻到米香时那副垂涎欲滴的模样,嘴角不禁微微上扬。

  “将军,这样围而不打,虽然能从心理上动摇叛军,但时间久了,怕夜长梦多啊。”

  一旁的郭耀面露担忧之色。

  郭直转过身,目光坚定地看着副将,说道:

  “无妨。铁傲风此人,虽然勇猛,但心思缜密。我们若是贸然进攻,正中他下怀。

  如今这般,让叛军在饥饿与绝望中挣扎,内部必然生乱。”

  果然,不出郭直所料。

  山上的叛军营地中,开始出现了骚乱。一些士兵再也忍受不住那飘来的米香,私下议论纷纷,对继续坚守产生了动摇。

  “咱们都饿了好些天了,那郭直摆明了是想饿死,困死咱们啊!”

  一个瘦高个士兵抱怨道。

  “要不咱们下去抢粮吧?再这样下去,非得饿死不可!”

  另一个士兵一眨不眨的望着山下飘来的兔肉香,娘的,这是要馋死老子啊!

  这些言论如同星星之火,迅速在营地里蔓延开来。

  叛军将领们察觉到了士兵们的异样,试图安抚,却收效甚微。

  而郭直这边,每天都会安排士兵在离叛军营地不远的地方,大张旗鼓地做饭。

  那升腾而起的炊烟,还有那四溢的饭菜香,不断地刺激着叛军的神经。

  同时,郭直还派人在夜里偷偷靠近叛军营地,用扩音竹筒喊话:

  “兄弟们,别再跟着铁傲风一条道走到黑了!你们看看,这白花花的大米,吃得饱饱的才有力气活下去!

  只要你们放下武器,郭将军定会既往不咎!如今丰水县朝廷运来了源源不断的军粮,就是白养你们一个月也使得!”

  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,如同重锤一般敲在叛军士兵的心上。

  铁傲风在城楼上,也听到了这些喊话,他眉头紧皱,深知郭直这一招攻心术的厉害。

  他急忙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,试图稳定军心,可士兵们望向山下那诱人的粮仓时,眼中的渴望却怎么也掩饰不住。

  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,郭直的心理战法正逐渐发挥作用,双山县的局势变得愈发紧张起来,仿佛一根紧绷的弦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